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德育之窗正文
德育之窗

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

  藕根皆有節,綠葉捧紅花,心誠結蓮子,愛真連萬家,百年育荷情不染,荷花池裏唱荷花!」每周一至周五升旗典禮,荷花池小校園園,《荷花池裏唱荷花》歌聲響徹各個旮旯,荷韻遍校園,沁人如春風。
  
  荷花池小學在展開清涼校園建造中,安身本校荷花文明特征,在「蓮」與「廉」上做文章,賦予「荷」文明新的時代內在,營造出稠密的校園清涼文明教育氛圍,使校園清涼文明建造形成了「內化於心」「固化於製」「物化於境」「外化於行」「實化於果」的特征閉環。
  
  「我是一名榮耀的人民教師,我發誓:熱愛祖國,熱愛人民,忠誠教育事業、回絕有償家教、拒收紅包……」,每學期開學第一天,全校180余名教師進行清涼從教發誓,錚錚誓言響徹美麗校園。
  
  「讀廉書,做廉師。」該校校長張新對整體師生提出明確要求,校園領導、黨員教師堅決以身作則,整體教師恪守「貴於荷品,雅於正行」。
  
  依據安排,荷花池小學每年都展開「讀廉書,做廉師」主題清涼文明進校園系列活動,安排專門經費購買清涼教育類書本,設立「清涼書架」,要求整體師生積極參與,引導教師自覺閱覽勤政廉政主題書本,堅持黨員教師安排學習和學習成果推介,提升學習力,增強履行力,進步創造力。每一次讀書交流會,校園都要安排舉行「讀廉書,做廉師」發誓典禮,重溫清涼從教許諾誓詞,進步清涼從教、服務學生意識,標準清涼從教行為,把「正派做人,潔白執教」貫穿到日常教學作業和業務學習之中,崇清尚廉、誠信做人、潔白執教已蔚然成風。從2016年至今,該校從未產生一起違反師德師風事件,社會反響很好。
  
  「無規則不成方圓,咱們堅持兩手抓。」張新介紹,荷花池小學堅持一手抓準則建造、一手抓日常監察,從辦學行為、師德師風、清涼從政等方面對黨員、領導班子成員以及教師提出詳細標準要求,校園黨風廉政建造領導小組經常監察準則履行和狀況,保證校園黨風廉政建造作業計劃得以全面實施。
  
  讓每一面墻會說話,每一處景象能育人。荷花池小學加持清涼「荷」文明「物化於境」,對校園清涼「荷」文明進行科學規劃,規劃「荷」文明校服LOGO標識、校本教材封面采用廉潔人物、製作《荷花池裏唱荷花》主題歌以及宣揚片,校園還依托軟硬件,從完善清涼「荷」文明建造系統的視點動身,升級打造清涼操場、清涼走廊、清涼教室,讓老師和學生們在無形中都能遭到教育和熏陶。
  
  「聽了向爺爺講的赤色故事,我理解了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由勇士們的鮮血換來的,咱們要緊記革命先烈的犧牲精力……」今年4月,荷花池小學約請沅陵縣委黨史聯絡組成員向顯桃到該校展開「赤色故事會」宣講活動,該校學生劉思君感觸很深。
  
  廉景滿園,花香四溢。散步校園,精心規劃的清涼童謠角、「寧靜致遠」花園、清涼書畫長廊……讓師生容易感遭到「知榮、明恥、愛廉」的清涼文明氛圍。
  
  清涼之花處處怒放,清涼意識入腦入心。荷花池小學展開「栽培一盆蓮花、開一次清涼文明主題班隊會、清涼建造故事會、出一期清涼建造專欄、展開一次清涼辯論賽、每月展開一次光盤行動」「六個一」活動,經過賞花、評花、講演等活動,引導學生挖掘荷花高尚質量內在,規劃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活動,增強趣味性,進步教育作用,結合黨史學習教育,安排學生講演赤色清涼小故事,根植「敬廉崇潔」理念,充分發揮校報橋梁宣揚作用,宣揚清涼標語、孩子勸廉書、學生書畫作品、清涼信息,清涼漫畫、清涼警句、清涼故事等內容。
  
  一起,該校以社會清涼熱點問題展開高年級辯論賽,讓學生經過正反方的觀念磕碰,認識清涼建造的必要性,引導整體學生從小明辨是非,區別善惡,分清美醜,做清涼好少年,使清涼教育由虛轉實、外化於行、知行合一。
  
  一招妙棋,走活全盤。清涼校園建造促進黨風廉政建造,推進教育作業全面發展。近年來,荷花池小學榮獲「湖南省少先隊優秀大隊」「懷化市課改樣板校」「懷化市科研基地校」,湖南經視及《科教新報》進行《沅水河畔荷花廉》校品建造系列報道及《展開「荷文明」建造,走特征化內在發展之路》專題報道,校園年年被評為「沅陵縣黨風廉政作業先進單位」,校園教師榮獲縣級以上榮譽達60余人次,校園學生150人次在縣級以上各種競賽評比活動中屢創佳績,其間四(6)班被評為「全國紅領巾中隊」,張若曦同學《給祖國媽媽一封信》被拍成懷化市專題宣揚片,李政道同學當選湖南省「新時代湖南好少年」。
  
  「在清涼校園建造中,荷花池小學把顯性、隱形的清涼文明資源加以整合凸顯,提煉精華,結合校園美化,寓廉於景,奇妙地將清涼建造融入校園建造、將清涼文明融入校園文明,使廣大師生在賞識『清涼美景』的一起,感觸清涼文明的熏陶,達到「潤物細無聲」的作用。」沅陵縣教育局主要負責人向陽為荷花池小學清涼校園建造點贊。
  
  一花獨放不是春,百家爭鳴春滿園,沅陵教育局要求全縣各校園,在清涼校園建造中,緊緊圍繞 「廉」字下功夫,動腦筋,結合「一校一品」「一校一景」的校園文明建造實踐,尋覓最佳融入點,經過設置清涼文明主題校園景象等方式,傳達清涼常識,宏揚清涼精力,使校園成為沅陵清涼文明建造的重要孵化基地和傳達基地。
  
  「清涼校園創立是清涼沅陵建造的重要內容,務必推進清涼思維、清涼準則、清涼規則、清涼紀律、清涼文明深度融入校園,為構建高質量教育系統、實在辦妥人民滿意教育提供剛強保障。」沅陵縣委常委、縣紀委書記、縣監委主任滕海濤明確要求,沅陵縣要建立健全校園小微權利清單和辦學行為負面清單,集中辦理教育亂收費、違規招生、違規補課、違規征訂教輔材料、學術不端、職稱造假等不正之風,實在解決使用「學位」謀利、食堂辦理、後勤基建、招標采購、項目經費辦理、「雙減」政策執行等方面問題。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造,全面執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。